2012年8月6日

香港膠災 驚現毒膠魚

香港膠災 驚現毒膠魚
香港膠災 驚現毒膠魚

十號颶風已成過,不過由這颶風吹來的生態災難卻在香港全面爆發。


颶風韋森特上月23日吹襲本港期間,一艘停舶在南面水域的貨輪有6個貨櫃墮海,被尋獲的其中3個已破爛,漏出大批膠粒,污染本港南部十多個海灘,當中大嶼山愉景灣、長洲、坪洲、南丫島等,災情最為嚴重。以南丫島為例,從網民提供的照片可見,海灘上的白色膠粒有如大片積雪,場面觸目驚心。

有毒?無毒?

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重申有關物料無毒,因此政府根據一貫程序,只會在政府部門之間進行內部溝通。今次事件各部門已經各盡其職,又重覆一般無危險性墮海物品,各部門也會自行處理。食環署署長則稱自7月26日已開始清理本港各海灘南丫島深灣、芝麻灣、螺灣、銀線灣等。不過因為潮漲潮退,所以膠粒又沖回上岸,又稱之前食環署要清理塌樹,署方工作十分繁忙。林鄭月娥又多番表示物料無毒,但未來幾日將會動員各部門及飛行服務隊、民安隊等協助清理。黃錦星則表示自己今日曾到大嶼山及南丫島視察,表示情況獲得控制。

不過食物安全中心的顧問醫生何玉賢在記者會上卻說漏了咀,表示有關物料雖然無毒,但卻可以黏附有毒物質,經過長時間(幾個月)吸收會達到危險的程度,又表示本地生產的食用魚類所佔的百分比不高。即使市民在這十天內有進食膠粒,短時間內亦不會構成風險。今日《蘋果日報》便頭版報導本港水域出現「毒膠魚」,《太陽報》更表示街市現膠粒魚。官員在記者會上稱,沒有接到大量漁類死亡的個案,但部分漁民指有些魚胃口減少,署方會密切留意。

至於如何外理回收的膠粒,食環署表示較完整的會交還有關公司,其餘收集到的膠粒或含混其他物料,只能送往堆填區處理。

網民自發清理


當環保團體發現事態嚴重時,立即在社交網站大聲疾呼。星期五,一段段呼吁緊急行動的貼文、一張張膠粒污染的災難圖片,在網上瘋傳,網民都十分焦急。次日,大批互不相識的網民響應網上號召,頂着炎熱天氣,到出事海邊擔任清理膠粒的義工。當晚,網上呼吁行動之聲更大,令星期日的義工更多。膠災無情,民間有情,盡顯香港市民的可敬可愛。

政府反應冷淡

可惜,相比於民間熱心救災,政府的反應卻予人冷冷淡淡、得過且過的感覺。當局先是后知后覺,直至看到網上批評之聲四起,民情越趨洶涌,才見海事處及食環署人員於前日開始在海上及沙灘清理膠粒,行動遠較民間遲緩。

同時,政府又實行冷處理,環保署指聚丙烯膠粒無毒性,亦無對附近水質造成影響,這說法遭環保人士反駁。事實上,即使用膠袋不會令人中毒,但弃置大量膠袋就會嚴重污染環境,這是三歲小孩都明白的,否則政府也就不必實行膠袋徵費了。現時大量膠粒掉入海中、冲到岸上,大災當前,還在談什麼無毒無影響,實在太令人失望了。當局應如環保團體建議般成立危機處理小組,加大救災力度,并適時公布救災進度,才是負責任的態度。

追究責任必不可少

同時,徹查事件、追究責任也是必不可少。為何裝有膠粒的貨櫃會掉入海中?當中是否有人沒有做好防風措施?何以有關部門在台風過后一個多星期還好像全然不知?當中有沒有人蓄意隱瞞?一個一個的疑問,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,如有足夠證據證明是人為疏忽,就要向相關公司和人員追討賠償、追究涉嫌失職的部門人員,甚至追究刑責,還大自然、還香港、還市民一個公道。

香港離島、海灘,聞名遐邇,相比於世界其他美景,毫不遜色。發生如此特大污染事件,實屬不幸。可惜,有關部門的處理態度,令不幸變為痛心、憤怒。

可幸的是,仍有大批心繫香港的市民,一粒一粒地撿起膠粒,為這個家獻出無私、微小但偉大的愛,令人感動。

近日為香港膠災問題,心急如焚的網民不停地奔走相告,網上不斷出現「ACTION」一字。市民盡了愛港愛家的責任,作為負責任的政府,不采取更多行動,還待何時?

8月5日 全民執膠日

標籤